一、板栗的栽培管理
1.定植
在板栗的栽培过程中,其幼苗的挑选最好以1~2年生的、直径在0.8cm以上、无病害的为主。在种植过程中,应严格控制板栗的密度和行距,一般情况下,行距最佳为 3m×4m,每亩种植的幼苗数为 56 株上下。在板栗的成长过程中,还应及时清除病害或老化的植株,以保证植株行距最佳。另外,不同品种的板栗其种植时间上也有所差异,因此,在种植时一定把握好种植时间。种植前期,要做好泥土的浇水处理,浇水完成后再覆盖上一定量的泥土。在一定量的把握上,要注意一年生的板栗幼苗所覆盖的泥土量不能超过原泥土的10cm,两年生的字不能超过20cm。
2.园地和泥土管理
我国是一个非常适合种植板栗的地区,板栗其苗木性强健,种植后极易存活,而其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则需要精心挑选土地。
(1)要保证泥土深厚肥沃,保水能力强;
(2)要保证板栗成长过程中能获取充足的光照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板栗是在秋冬季节种植的,其苗木不能一直暴露在空气中,否则板栗的成长与发育就会受到影响。如果是在春季种植的,则需要在其表面覆盖上地膜,以提升苗木的存活率。当选定好板栗的种植园地后,还要加强种植后期的泥土管理。板栗的种植过程中,应随时对泥土尽心管理,既要保证泥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,还要保证泥土中营养均衡。种植板栗后,不仅需要及时除草和松土,还需要及时检查,发现缺株,要立即补植;发现幼苗的根是疏松的。必须及时对根部进行土壤处理或添加一些土壤,以确保幼苗的稳定性。如果在播种栗子后遇到干燥的天气,还应及时浇水以确保栗子能得到足够的水分。
3.水肥管理
任何一种植物在其成长过程中,都离不开水和肥。板栗的成长也不例外,只有保证其成长过程中能汲取到充足的水分和肥料,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才不会受到影响。对于板栗幼树,定植时需要施足量的长效基肥,存活后则追施速效性肥料,以满足板栗成长过程中的水肥需要。对于板栗的种植园地,则需要施基肥和追肥。基肥主要以土杂肥为主,其可以对当下的泥土情况进行改善,使泥土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,同时,为板栗的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。追肥则是在板栗苗木的成长过程中进行,不同时间需要追肥的种类不一样,但不管在什么季节进行追肥,追肥完成后都必须充分的浇水,及时盖土,让肥料能充分的发挥作用,确保板栗成长过程中能获取足够的肥料。
二、板栗的主要疾病防治
1.板栗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两种:
(1)板栗疫病。栗子枯萎病通常发生在主要分支和树干,而病原体以隐藏在皮肤中的方式越冬。在流行开始时,主要的分支和主干会出现红棕色,柔软,略微隆起的内部皮质腐烂和液体汁。
(2)白粉病。白粉病一般发生在叶片、嫩梢等部位,幼芽也极易出现白粉病。一般情况,白粉病会在春季发生,且温度在 15 摄氏度以上。其主要是通过子囊孢子进行第一次的侵染,初期板栗的受害部位就会出现不规则的晕块,然后发展到叶片,进而导致整个叶片全是白色粉霉状物。
2.板栗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另外两种虫害则是:
(1)栗实象鼻虫。其主要危害板栗的果实。栗实象鼻虫两年一代,成虫会在每年的7月份出土并产卵在壳斗内,9月份幼卵开始孵化,10月 份、11月份左右幼虫脱果,然后入土越冬。在第三年6月时,幼虫化蛹,8月成虫出土。每一个板栗果实中都会存在一只栗实象鼻虫幼虫,其不仅会蛀食果实,还会咬破栗皮。
(2)栗大蚜。栗大蚜又被称为板栗大牙,其卵常分布在栗树枝干上并进行越冬准备。栗大蚜一般会在翌年的 4 月下旬左右开始孵化出无翅雌蚜,并胎生出小蚜虫,5月份则生出有翅雌蚜。
三、主要疾病防治
(1)板栗疫病防治。在板栗种子的挑选上要以抗病强的品种为主,同时加强水肥管理,一旦发现染病枝干,都要及时砍除并烧掉。在板栗疫病发生初期时,要将病害部位的树皮刮去,并涂上401抗病菌,以防疫病扩散。
(2)白粉病防治。麦收前喷洒稀释 800 倍液大生 M-45 和信生 800 倍,防治板栗白粉病、芽枯病。麦收后,则用大生M-45 800倍和杀灭尔800倍进行杀菌处理,其效果非常明显。
(3)栗实象鼻虫防治。在栗实象鼻虫的防治上,一定要做到及时采收,采收后进行脱粒处理能有减轻危害。采摘后的果实每堆一层,就需要喷洒一次50%的敌敌畏100倍液,喷洒后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上。
(4)栗大蚜防治。为了预防和治疗李大屯,主要方法是刮去旧树皮,然后人工除去卵。